财联社 1 月 21 日讯(记者郭松峤)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,“首发经济” 成为高频热词。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 “首发经济”,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围绕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。
去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,并将 “积极发展首发经济” 列为 2025 年重点任务之一,为地方发展 “首发经济” 指明方向。
首发经济涵盖企业发布新产品,推出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服务、新技术及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。以上海为例,相关机构数据显示,2024 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总数达 1269 家,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4.4%。下半年新增首店 568 家,包括全球首店、亚洲首店等多种类型。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等。
东北地区的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,2025 年计划引进培育 100 个首店。2024 年 12 月,东北三省首座第四代万达广场在长春开业,44 家首店同期亮相,涵盖多种新业态。
此外,北京、陕西、湖南等多地两会上,首发经济同样成为热议焦点。北京明确培育新型消费,发展首发经济等;陕西提出加快发展首发经济等,释放文旅消费潜能。
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,“首发经济能够释放消费潜力,培育新增长点,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‘助推器’,有助于推动形成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。” 他认为,首发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契合,通过丰富市场供给,加速产业成果向消费市场转化,能拉动消费、促进产业升级,提升城市商业活力和消费竞争力。
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看出发展首发经济的决心,两会期间,代表委员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。
民建上海市委建议,持续优化服务消费环境,简化审批流程,放宽审批范围,提高审批效率;加强服务消费监管,建立健全监管体系。
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志起指出,首发经济推进中面临市场定位不突出、业态品质待优化、政策扶持需完善等问题。他建议完善政策体系,加强配套支持,更新迭代政策措施,建立健全服务体系,深化产业融合,形成商务服务产业链。
湖北省政协常委张琼建议,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措施,培育引进首发经济专业服务机构,开展指数研发、全球推广等活动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广东省一位政协委员建议,推动首发经济与数字经济、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,利用先进技术创新,打造多功能综合体验中心,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。此前,广州、深圳等市出台首发经济支持制度,引进超千家知名品牌首店,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动力。